<th id="3j0en"></th>

    <strike id="3j0en"></strike>

  • <strike id="3j0en"></strike>
    新華通訊社主管

    首頁 >> 正文

    “以賽促產”助力體育產業延鏈擴圈
    2023-11-03 李昊 來源: 經濟參考報

      2023年國際大體聯足球世界杯近日在福建晉江落幕。從世界沙排,到國際馬拉松、NEST全國電子競技大賽,再到中超中立賽區、CBA 聯賽、WCBA聯賽,眾多高水平賽事相繼落地晉江的背后,是這座中國城市以賽事推動傳統體育產業升級轉型、催熱現代服務業、破題鄉村振興的“創新答卷”。

    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。資料照片

      賦能傳統體育蝶變

      這個面積僅有649平方公里的縣級市,誕生了安踏、特步、361°等全國甚至世界知名的體育品牌?!霸缙?,這些本土品牌都會邀請一些知名球星來晉江打比賽,依靠品牌影響力和資金實力,帶動一些賽事落地晉江?!睍x江市體育局黨組書記陳茂和說。

      摸著石頭過河,晉江逐漸蹚出一條“賽事經濟”的新路子。從依靠企業引賽到政府主動謀劃,晉江正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發展的賽事體系,實現從“以產引賽”到“以賽促產”的跨越式發展。

      晉江已形成了涵蓋運動鞋服、戶外裝備、健身器材、運動飲料等多個門類的多元化產業體系,全市體育產業產值已超2500億元。當地企業都在通過體育賽事探尋高質量發展的“最優解”,實現“雙向賦能”。

      “例如英林鎮以生產泳裝聞名,泳裝的面料跟瑜伽服十分接近,而瑜伽服的用料卻遠大于泳裝,且單品附加值也更高。為了引導泳裝企業有意識地投產瑜伽服,晉江將策劃引入多項瑜伽比賽,希望借助賽事的影響力啟發企業延鏈擴圈?!标惷驼f。

      電子競技是晉江另一重點引入的新興賽事。一方面是滿足體育品牌迎合年輕市場的需要,同時也有利于推動電子信息、智能硬件等產業發展?!半娮痈偧急荣惖囊M還可以引導鞋服企業嘗試做一些有關電子競技IP的時尚設計,幫助其增加銷量?!睍x江市體育局局長許紫竹說。

      “不能為了辦賽而辦賽。民營企業是晉江發展的動力所在,如何讓他們分享賽事紅利,助推企業升級轉型,這才是我們辦賽的核心目的?!痹S紫竹說 。

      催生現代服務業多元業態

      在一波波的賽事紅利中,晉江傳統企業在探討如何緊跟步伐,加快轉型,而現代服務業也正乘勢興起。

      今年4月,晉江市政府出臺關于促進文、體、旅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,圍繞文體旅融合發展,策劃籃球主題酒店、濱海高端民宿集群、演藝合作等十余個項目,總投資130多億元,涵蓋酒店、民宿、冰雪世界、影視戰略合作、商業綜合體等多個領域。

      跟著賽事去旅游,通過賽事展示文化,是晉江文旅體結合的重要路徑之一。正在舉辦的國際大體聯足球世界杯,以及即將舉辦的國際籃球博覽會和NEST全國電競大賽等體育賽事,晉江在培育壯大體育產業的同時,也將掀起“體育+文旅”的融合高潮。

      火熱的賽事不僅刺激消費,拉動當地體育用品銷售、旅游酒店等產業,相關培訓、娛樂等行業也順勢興起。晉江雖然僅是一個縣級市,卻擁有上百個游泳池,超百家的游泳培訓機構和臺球培訓機構,籃球、羽毛球、網球、健身培訓機構更是數不勝數。

      “晉江的目標是要做到周周有賽事,這樣算下來一年大概要舉辦 52 場比賽,如此眾多的賽事僅依靠政府力量遠遠不夠?!标惷驼f。為此,晉江正大力扶持專業辦賽的市場主體,通過他們專業化運營、市場化營銷,實現賽事舉辦從“輸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良性發展。

      豐富鄉村振興路徑

      熱辣的泳裝秀、傳統的舞龍隊和高甲戲表演、場內場外日均人流量達2萬人次,這是9 月份全國“村BA”東南賽區在晉江英林鎮東埔村開賽的熱鬧場景。

      “村BA”開賽時,東埔村村民吳小禮每晚都在球場周邊的大集市賣醋肉、鹵料。賽事帶來的人流,也帶火了他的生意。比賽5天營業額達1.5萬元,上次福建“村BA”一周營業額也有約3萬元。

      英林鎮黨委書記李德銘表示,英林是“引賽入村”的受益者。近年來鎮里聚焦鄉鎮特色產業,圍繞重大賽事,大力培育鄉村體育經濟,目前已逐漸形成東埔籃球、嘉排排球、英林乒乓球、高湖泳裝、湖尾餐飲、英林夾克等鄉村名片,讓鄉村振興成果全民共享。

      “晉江的很多企業都在鄉鎮,‘村BA’的發展由來已久,‘家家有籃球、村村有球場、天天看比賽’,是晉江籃球的真實寫照。未來我們將逐漸把賽事引流到鄉鎮去,用特色體育賽事助推鄉村振興?!标惷驼f。

    ?

    凡標注來源為“經濟參考報”或“經濟參考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稿件,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,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,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,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、播放。獲取授權

    “噸糧田”的三種“打開方式”

    “噸糧田”的三種“打開方式”

    在與一些種糧大戶交談中,記者聽到了一些新名詞:“噸糧田”“噸半糧田”。這是對一畝地一年糧食產量的概稱:畝產2000斤、畝產3000斤。

    ·新雪季各大雪場看好客流回升 全鏈條運營能力受重視

    讓傳統文化“可知可感”——“天下第一名社”的產業發展路

    讓傳統文化“可知可感”——“天下第一名社”的產業發展路

    被稱為“天下第一名社”的西泠印社通過一個小小的亞運觀眾禮包,呈現出一條體現自身特色的文化產業之路。

    ·黃河之畔涌動新動能——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走筆

   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使用

   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:010-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: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

    JJCKB.CN 京ICP備18039543號

    01014001008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8673
    日韩精品无码小辣椒视频_欧美成A人免费看久久_亚洲国产精品58页_久久综合五月天婷婷丁